【展讯】高颜值的日常生活用品竟然隐藏那么多“高科技”
发布时间: 2023-11-21 作者: wwwkaiyun.com

  产品设计从一百年前的包豪斯到今天,有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创造性的历史进程中,博朗设计(Braun)可谓独树一帜,影响深远。昨天(10月29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主办,柏林维尔纳•艾特设计博物馆协办的特展“第二现代性的颜值:博朗设计 1951-1967”,在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幕。开幕式上,策展人吴霜,柏林博朗收藏-设计博物馆馆长维尔纳·艾特,德意志制造联盟档案馆/柏林馆长、博朗设计展策展顾问米歇尔·费尔博士,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原副院长赵阳,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先后致辞。开幕仪式由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执行馆长袁由敏教授主持。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德意志制造联盟档案馆/柏林馆长、博朗设计展策展顾问米歇尔·费尔博士,德国汉堡古格洛特设计事务所主理人古斯·古格洛特,Design+Desig设计杂志主编哈特穆特·贾兹克-维甘德,汉堡阿尔托纳博物馆儿童书屋及公共教育活动负责人伊丽莎白·甘维德,柏林博朗收藏-设计博物馆馆长维尔纳·艾特,乌尔姆设计学院档案馆首任馆长克里斯蒂安娜·瓦赫斯曼等德方及众多中方嘉宾。

  大家都知道二战后五十年代,与设计联系在一起的就是科学、理性和高效的观点。在这里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当时乌尔姆设计学院(1953-1968)和博朗不加修饰的美学,学院创新的设计课程在博朗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也是继包豪斯之后,在国际上最具影响的设计学院之一,是现代设计研究和设计学科在工业设计方面的开拓者和标杆。策展人吴霜在致辞表示,希望这个展览是一个理性客观的,由真相代替操纵,功能代替装饰,信息代替娱乐,完美至每一个细节的表达。

  “不管是现代、第二现代,万变不离其宗,还是工业化的生产、流水线生产,决定了设计方法。在用任何商品时,不仅是商品的美,还有使用的美。今天的博朗设计会让我们清楚看到,一个公司,一个时代,设计精神,留下的足迹。同时,琢磨每个商品生产的过程和背后的故事,是要求我们重新研究的。”赵阳同时提出了工业化引领了全世界人,由此对美有了统一的认识。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教授向柏林维尔纳•艾特设计博物馆馆长维尔纳·艾特先生颁发捐赠证书,感谢其捐赠“型号:HM3博朗音乐橱柜,赫伯特·赫舍尔,1956”、“型号:Atelier PS 2留声机,迪特 ·拉姆斯,1963”、“型号:D40幻灯机,迪特 ·拉姆斯,1961”的三件藏品。

  乌尔姆学院将数学、感知理论、人机工程学、系统科学控制论、科学认识论这一些知识体系纳入到教学中,由此成就超越了包豪斯那种独特的技术知识和器用之道。正是在1950年代,学院和博朗公司的合作,将设计师的角色,进行了一次叠倒。高世名在致辞中讲到,“设计师不只设计物品,而且介入生产的全部过程,参与生产的管理和系统的运作,与博朗的合作,使设计师建立起了一种实战式的工业技术和科技的支持,同时使他们可以从生产和消费的两端来同时思辨设计工作所带来的文化与社会的影响。”

  20世纪初,德国轻工业在英法等现代观念的影响下,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在欧洲,基本上没有一个国家像德国那样,激进地争论着工业与艺术的问题。1907年,德意志制造联盟(Der Deutsche Werkbund)的成立,促进了艺术、工业及手工艺之间的联合。设计师、工程师与建筑师在工业领域中致力于艺术与技术的整体推进,通力合作、交叉互补并达成共同的意识。这种模式在当时的德国及在战后国家经济重振时期,都具有前瞻性和推动力。1919年包豪斯的诞生及1925年至1930年在莱茵地区推行的“新法兰克福”城市建设运动对博朗设计的产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半个多世纪以来,博朗以现代设计思想为主导,因其产品功能优质、品质卓越,生产领域涉及个人护理、食品加工、视听等,从而成为战后“德国经济奇迹”期间对社会作出独献的企业。1951年-1967年期间,博朗设计在全世界内获得广泛认可与巨大成功,其产品“以人为本”的功能与外观“纯粹到极致”的创新统一,主要归因于企业家、工程师和乌尔姆设计学院以及众多设计师在不相同的领域所做出的努力。它是学院教学思想及系统方法的现实呈现,两者的成功合作确立了工业设计在德国的地位。代表了第二现代性“颜值”的博朗设计——依据马克斯•比尔(Max Bill)“好的造型”要求,倡导一种永恒的设计:通过功能性、实用性和美学上的有效设计,创造出超越时代精神的事物,为现代设计提供了美学准则。

  展览展出约130件展品和近百件文献,是博朗设计在中国的首次全面展示。通过追溯影响其发展至关重要的起源与根基;介绍其作为战后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第二现代性)典范的发展历史;展示与学院合作期间最具代表性的产品设计及设计方法;以此探讨博朗设计理念及乌尔姆教学模式对未来可持续设计的影响的可能性。分为七个板块,以期用客观的陈述、系统的分析、多元的展示,理性地为观众呈现:“博朗设计的起源与传承”“博朗设计与乌尔姆模式”、“企业的社会责任”、“经典产品的聚焦”、“博朗设计的缔造者”、“博朗设计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影片:博朗设计故事”

  本次策展所挑选的展品含有其自身历史、社会和个性特征,述说着设计师的思虑、工程师的酝酿、销售者的谋略。它们保留着物品自身原有的直接性和存在性,依照黑格尔的物品“扬弃”概念,不再作为日用品而是以学术研究为出发点,存在于一种“总体的直觉”中。在这个升高的瞭望台上,这些物件向观众诉说着历史,与观者产生共鸣,进而鼓励他们找寻到新的想法。很多时候,这些想法超越了颜值的本身,证明着塑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无限可能。

  我们知道,设计其实有它非常高贵的血统,今天的设计师,不但需要从社会组织中凝聚出问题意识,从设计的智能中,寻找解决的方案,还要从视觉形式中,凝聚出精神和意志。更重要的,是要发掘出一种关怀,一种设计关怀和善意,一种设计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