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8年第一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8〕015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近零能耗建筑检测评价标准》,经协会建筑环境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为T/CECS 740-2020,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为贯彻落实国家推广近零能耗建筑的有关法规政策,规范相关检测,指导项目评价,推动我国近零能耗建筑健康发展,制定本标准。
【条文说明】近年来,近零能耗建筑作为国际上快速发展的能效高且居住舒适的建筑,是未来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发展近零能耗建筑,对实施能源资源消费革命发展战略,推进城乡发展从粗放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变,对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住建部与德国交通、建设和城市发展部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筑节能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启了我国发展近零能耗建筑的历程。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项目、APEC近/净零能耗建筑研究项目等国际合作项目的执行,对于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促进我国近零能耗建筑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2014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推广近零能耗建筑,进一步提升建筑节能水平。《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中都明确提出发展被动式房屋等绿色节能建筑,在不同气候区尽快建设一批超低能耗或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发挥建筑能效提升标杆引领作用。地方省市也紧跟中央脚步,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近零能耗建筑的全国性发展。
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开展,住建部组织编写了《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导则为全国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建设提供指导。于2019年实施的《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本着前瞻引领、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与国际接轨的编制原则,从技术指标、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的全过程对近零能耗建筑进行全方面的规划。
我国近零能耗建筑受世界范围内建筑节能技术全面迈向更高节能目标发展的影响,在政府国际合作项目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发展势头迅猛。随着住建部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的启动,当前项目分布已涵盖我国大部分气候区,建成的部分示范工程效果明显。
然而当前近零能耗建筑领域的检测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标准制定存在空白。近零能耗技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效果如何,是否真正能够为实现建筑近零能耗做出贡献,这些都需要通过检测来进行印证。同时,随着近零能耗建筑评价工作的开展,在对此类建筑进行评价时,可能会出现缺乏充分的数据资料支持评价结果的现象。因此必须进行近零能耗建筑检测才能获得相关必要的数据,由此来支撑相应的评价结果。
同时,近零能耗建筑建成后,在保证室内环境舒适的前提下,是否达到相关的设计参数和用能指标,对近零能耗建筑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检测技术的支撑下,开展近零能耗建筑的评价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的评价工作,将直接影响着近零能耗建筑在未来的健康发展。
【条文说明】综合考虑,我国下一阶段建筑节能相关定义的提出,既要和我国1986年-2016年的建筑节能30%、50%、65%的三步走进行合理衔接,又要和我国2025、2035、2050等中长期建筑能效提升目标有效关联;既要和主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名词保持基本一致,为今后从并跑走向领跑奠定基础,也要形成我国自有体系,以便指导行业发展。《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中,以2016年现行的节能设计标准为基准,分别提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即有逻辑层次,又便于理解,也和国际接轨。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水平略低于近零能耗建筑,是近零能耗建筑的初级表现形式;零能耗建筑能够达到能源产需平衡,是近零能耗建筑的高级表现形式。长远看,随着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分布式能源应用逐步推广,建筑物本体和附近的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产能与蓄能系统结合,会逐步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迈向零能耗建筑。
在本标准中,除指标控制及特殊说明外,检测方法和评价相关条文均普遍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为简化表达,通用条文中,将“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合并表达为“近零能耗建筑”。
【条文说明】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建筑的评价包含标识和认证。认证是指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证明建筑符合相关标准、技术规范(TS)或其强制性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标识是指根据建筑测评结果,对建筑能效指标及室内环境参数等相关信息向社会或产权所有人明示的活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的标识与认证活动,均应遵循本标准的规定。
在进行近零能耗建筑检测与评价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条文说明】本标准对近零能耗建筑的检测技术和评价方法作出了规定。但建筑节能涉及的专业较多,相关专业均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并作出了节能规定。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