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再造绿色中国

发布时间: 2024-04-04 作者: 产品中心

  国务院日前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了10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中央和地方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据测算,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规划投资需求将达到2.36万亿元。

  《规划》提出的重点工程包括:节能改造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建设工程、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脱硫脱硝工程、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循环经济示范推广工程、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工程。这为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划定了方向。

  事实上,各地推动节能减排的努力始终没放松。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新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区里,天元锰业有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电解锰生产商,年产量突破20万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曾带来污染的困扰,而正是循环经济实现了“变废为宝”:废水循环利用项目每年可节水100万立方米,余热回收项目每年可发电1.2万千瓦时;新技术使“边角料”变成新产品,自家的生产废渣变为别家的重要原料。产业协作、上下游配套、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的集群发展模式,正使园区加速工业转型优化。“企业的发展思路正在改变。”天元锰业副总经理高学祥向记者表示,循环经济不仅减少排放,还完善了企业战略布局,提升了综合竞争力。他表示,《规划》的出台令人振奋,公司刚成立环保技改小组,下一步用于节约能源改造、科技研发的投入很高,期待《规划》能提供资金和人才支撑,为今后发展带来新机遇。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吴钟瑚在接受本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规划》的出台,将推动重点项目及相关领域发展,其中蕴藏着商机。

  在明确10大重点工程的同时,《规划》也念起“紧箍咒”: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继续调整优化产业体系,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尽管绿色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但节能减排之路仍然有不少障碍。“地方发展规划需与《规划》衔接好,这需要各地及时作出调整思路和方向。”吴钟瑚表示,一些地方仍存在过度追求GDP增速、追求税收增加的现象,这使得淘汰落后产能的进程遇到阻力。“其实,节能与发展并不对立,但理念转变需要一个过程。”

  市场机制不健全也是发展节能产业的一大障碍。吴钟瑚分析,一些节能产品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高,价格竞争力比较弱,产品推广遭遇瓶颈,企业未来的发展缺乏积极性。

  专家分析,优惠政策落实时也面临尴尬。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此前曾发生部分企业和机构通过造假骗取“补贴”的情况。

  2.36万亿元如何发挥实效?“政府需要仔细考虑如何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撬动市场投资,发挥市场功能。”吴钟瑚表示,应利用政策导向,打破行政制约,激发市场活力,多渠道带领企业、社会资金积极投入节能减排。

  他还建议,应理顺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建立充分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通过杠杆作用,使更多企业自觉自愿增加环保投入。

  专家认为,强化问责机制将为节能减排提供有力保障。吴钟瑚分析,《规划》明确,国务院每年组织并且开展省级人民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实行问责制。“《规划》对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每一项目都有具体指标,这使落实问责机制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向记者表示,推动节能产业发展不应炒作概念、流于形式,而应注重研发技术,讲究效率和质量,应避免为了立项或申请资金支持而上马一些不成熟的项目,最终造成浪费。

  此前,河海大学法学院院长邢鸿飞教授还表示,目前环境保护领域立法仍相对滞后。他建议,应健全有关规定法律法规,使监督管理体系更有效。(潘笑天 叶晓楠 范 璐)